close





在這住了數十年,不知有這麼美的地方。
泰山巖因地形因素,分為「頂泰山巖」及「下泰山巖」。奉祀主神均為「顯應祖師」。
「頂泰山巖」由明志路三段轉應化街;「下泰山巖」位於明志路一段泰山農會斜對面。



顯應祖師其實就是清水祖師的分身之一,台灣民間通稱為「祖師公」。據說清水祖師有七個分身,分別為三代祖師、蓬萊祖師、顯應祖師、昭應祖師、輝應祖師、普庵祖師、落鼻祖師,其中以落鼻祖師最為有名,民間又有人稱之為黑面祖師。在台灣據說有安溪人的地方就有祖師爺的分身。
每年農曆九月十八日多為顯應祖師舉行法會,那天也是泰山地區重大慶典,俗稱大拜拜。九月十七、十八、十九日三天為顯應祖師舉行法會,十八日為盛大活動。
頂泰山巖建築特色
主要結構
頂泰山巖是陳應彬先生設計興建,屬於中國南方式建築,主要選用大陸福杉及磚石建置而成,格局為兩殿兩廊雙護室的廟宇建築。
1、兩殿即為前殿及正殿
2、兩廊指左右兩個過水廊
3、雙護室則是指兩邊垂直於前殿及正殿的建築物
前庭有日式石燈兩對,前殿門前建置石鼓及龍柱各一對,廟內正殿,各豎有花鳥柱及龍柱一對。



兩側新建有鐘樓和鼓樓,暮鼓晨鐘原為寺廟裡用來報時的,現引申為警惕世人之意。
正門上的門聯:「泰岳鍾靈,顯著祖謨朝北闕;山峰挺秀,應知師德被東瀛。」開門見山的道出了泰山的鍾靈毓秀,同時也表達了對所供奉主神顯應祖師恩德廣被的感懷。



屋頂
燕尾脊:前殿屋脊是呈曲線且兩端向上彎曲翹起的樣子,這就是燕尾脊。這個地方的屋脊上有「雙龍搶珠」的造型。



瓦當:屋瓦最下面的一個圓形物,上面刻有圖案。
滴水:兩個瓦當之間的尖形物,又稱「雨簾」,雨水即由此處滴下。



屋身
石堵:即牆上之石塊。廟宇三川門前及廟中的石牆皆採擬人化的設計,猶如人直立之各肢體,由上而下分別為頂堵、身堵、腰堵、裙堵及堵腳五個部分。
龍堵及虎堵(左青龍、右白虎,代表由三川門的左門入廟,而由右門出廟);「天官賜福」堵(以中間的官帽來代表「天官」,取四隻蝙蝠的諧音代表「賜福」):此皆為三川門前牆上的石雕。
屋架
斗栱:置於柱頭或樑上,由方形木(稱為斗)與肘形木(稱為栱)組合而成的構造,為木構架上的主要組件,有穩定結構的功能。
瓜柱:屋架上只頂住屋頂和大樑,但不下地的短柱,架在樑上,用以加強穩定木構架。
瓜筒:瓜柱下方雕成瓜狀鉤住大樑的構造,有加強穩定木構架的功用。
吊筒:又稱垂花,為懸在樑下而懸空的短柱,多在其底部雕成花籃或繡球來做裝飾。
托木:又稱雀替,安置在樑和柱交會點的角落上,具有穩定直角的功能。其造形有:
1、鰲魚:為龍首鯉魚身,好香火,能鎮火神、防火災。
2、飛鳳:為四靈之一。

.
 
台基
柱礎:亦稱柱珠,位於龍柱及花鳥柱底部的礎石,此處為八角柱(象徵八卦),其上有水族題材,如章魚、烏賊、穿山甲、蝦、豬、火雞等。其功用為防水滲入木柱並增加美觀。
門枕石:又稱乞丐石,置於三川門之左右門門前兩側,形狀有如古代的枕頭。為穩固木板門面,使其不至於因強風吹襲或門扇開闔而搖晃之用。
門鼓:亦稱抱鼓石,為門枕石的一種,置於中門門前,形狀有如大鼓。
泰山巖為泰山人的信仰中心,因位處窮鄉僻壤之地,而少有外地遊客,但也因此沒有名山古剎的商業氣息,到此除可來場宗教靈修、又可欣賞寺廟工藝之美。



若時間許可,還可沿寺廟旁步道登上瓊子湖山,沿途是果園,爬到山頂,鳥瞰新莊、五股、泰山,感受一下「登泰山而小台北」。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金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